
牙齒美學

牙周病有哪些症狀? 牙齒鬆動前,認識牙周病4階段
在牙科醫師的臨床經驗中,牙周病常被視為一種無法逆轉的惡夢,讓人們對其退避三舍。這種疾病不僅會導致牙齦萎縮和掉牙,還可能在無形中侵蝕著口腔健康。事實上,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的牙齒疾病。星采牙醫醫師指出,牙周病起源於牙齦炎,當口腔清潔不夠徹底時,牙菌膜會在牙齦邊緣累積。這些牙菌膜中的細菌分泌毒素,刺激周圍組織如牙齦、牙周膜和牙槽骨,進而引發牙齦發炎。若不加以控制,這種發炎會逐漸演變成重度牙齦炎,甚至是牙周病。
星采牙醫醫生進一步說明,牙周組織的第一道防線是牙齦邊緣,這個位置在刷牙時容易清潔到,而定期洗牙則可以清除牙結石。然而,若牙結石長期累積,會導致牙齦發炎腫脹,久而久之,牙齦與牙齒間出現的空隙——被稱為「牙周袋」——就會成為細菌和食物殘渣的藏身之所,進一步破壞牙周組織,甚至侵蝕到骨頭,導致牙周炎。這時,牙齦邊緣可能滲出膿液,甚至長出牙瘡,牙齦和牙槽骨也會逐漸萎縮,使部分牙根外露,增加牙根蛀壞的風險。
星采牙醫醫生強調,牙周病所造成的損害是不可逆的。例如,當口腔內的骨頭流失後,它不會再生;牙齦一旦萎縮,也不會恢復。若要用房屋來比喻,越晚處理,地基流失越多,牙齒的癒後狀況就越差。
在臨床上,牙周病可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:牙齦炎、輕度、中度和重度牙周炎。
1. 牙齦炎:牙齦發炎會導致刷牙時流血,臨床上可見牙齦腫脹,顏色變為深紅,並伴隨輕微口臭。然而,刷牙時的流血常常被忽視。
2. 輕度牙周炎:這時候會產生牙周囊袋,發炎症狀會向更深的牙周組織蔓延。當炎症影響到牙齒周圍的齒槽骨時,就稱為牙周炎,牙齦紅腫發炎的情形會持續出現。
3. 中度牙周炎:牙周韌帶的破壞導致齒槽骨喪失,牙周囊袋會隨著骨頭流失變得更深,甚至產生膿包。牙齒因牙齦萎縮而暴露出牙根,咀嚼無力,並經常對冷熱敏感。
4. 重度牙周炎:這是最嚴重的階段,病人的齒槽骨已大量流失,牙齒大幅度動搖並產生明顯的移位,牙縫變大,造成發音不清。口內不時會有化膿腫大和加劇的口臭,甚至可能出現牙齒脫落。
在星采牙醫醫生的診療室中,他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在牙周病的中後期才來尋求治療,這時病情已經相當嚴重。很多人誤以為定期刷牙就能避免牙周病,但其實,牙周病的前期症狀往往不易察覺,尤其是牙齦炎與初期牙周病的界線模糊,單靠眼睛和X光難以診斷,必須透過牙周病專業訓練的專科醫生借助特殊工具檢查。
牙周病雖是慢性病,但其發展是緩慢而隱匿的,除了基因型牙周病,大多數情況需要數十年才會顯現。青少年時期多數人面臨的問題是牙齦炎,隨著時間推移,若口腔衛生不佳,細菌會在牙齒與牙齦的接縫處逐漸累積,形成肉眼難見的透明黏稠牙菌斑。這些細菌的代謝物或毒素刺激牙齦,導致牙齦發炎、浮腫和易出血。
漸漸地,牙菌斑和唾液中的礦物質等成分形成牙結石,再在其上覆蓋一層新的牙菌斑,如同珊瑚礁般層層堆疊,逐漸擴大規模和影響力。當牙齦受損並與牙齒逐漸分離後,便形成了藏污納垢的囊袋,進而演變為牙周炎,而這整個過程,便是所謂的牙周病。某位長期忽視口腔健康的患者在多年後發現牙齦腫脹不適,最終被診斷出重度牙周炎,這讓他開始重視口腔衛生的重要性,並成為定期看診的忠實患者。
•本文所刊檔案照片皆為經當事人同意使用,非當事人同意之檔案照片皆有完善保護程序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