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采星和醫美

萬人好評

更多資訊
2,374

復健科:骨質疏鬆的健康預防守衛者!AI骨質檢測與關節治療精準之路

文章分類:更多資訊 / 醫美新知

在台灣,隨著人口高齡化的趨勢,與年齡退化相關的骨骼或肌肉問題(如:關節退化和骨質疏鬆等狀況),正成為日益嚴峻的健康挑戰。

 

適采聯合診所院長吳柏陞從多年的臨床經驗出發,為民眾解析自己在復健科常見的求診症狀,並深入探討「AI骨質檢測」新技術如何為復健治療帶來革命性的突破,以及如何在不動刀的情況下,有效治療關節退化問題。

 

復健科百態|從年輕人到銀髮族的常見症狀

吳柏陞分享,現今復健科門診的求診症狀非常多樣化,可大致依照年齡層區分:

 

  • 青壯年:臨床上多以運動傷害求診居多,常見病因如重訓或球類運動時,若肌力不足或姿勢不正確,手腕、肩膀與膝蓋關節等部位便容易受傷;另外近年來流行的滑雪運動,則容易滑倒造成尾椎或膝蓋疼痛。
  • 年長者:主要為退化性問題,且因許多膝關節、脊椎或腰部不適,多為經年累月累積來來的傷害,因此治療過程通常會拉比較長。
  • 上班族:因需要長時間坐著辦公,或是經常低頭使用3C產品,也經常會導致肩頸痠痛的問題。

 

但幸好目前復健科治療的選擇越來越多樣化,除了有儀器復健(電療或熱療),還有客製化的整合治療,以及民眾常聽到的「運動治療」,則是由物理治療師進行一對一指導,確保患者能精準鍛鍊到特定肌群,用以增強肌力降低受傷的風險。

 

AI骨質檢測的革命性突破:快速、精準、低成本

相信大家都有聽過「骨質疏鬆」問題,但若是輕忽這個警訊,不小心發生摔跌倒的意外,就很容易造成「髖部或脊椎骨折」。

 

吳柏陞指出,在骨質疏鬆的預防與篩檢上,一項由宏碁(Acer)開發的AI技術「VeriOsteo OP」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。

 

AI骨質密度檢測的突破點與技術特色:

 

  • 高準確率:吳柏陞表示,這套系統的準確率高達九成,遠高於一般在社區進行的腳踝骨鬆篩檢,可以做為可靠的初步篩檢工具。
  • 高效省時:患者通常在門診當天就能完成X光拍攝,並透過AI分析拿到報告。相較於傳統雙能量X光吸收儀(DXA)需要跑醫院三趟(看診、檢查、回診),這套系統大大節省了時間和金錢,費用也僅為傳統檢查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。

 

吳柏陞希望能透過這套AI系統,能快速及早篩檢出「骨質缺乏」的病人,也就是骨質密度雖然尚未達到骨質疏鬆的標準,但已經開始流失的族群:

 

  • 營養建議:對於這些骨質缺乏的族群,復健科醫師可以及時給予營養補充建議,例如日常多補充鈣質和維他命D。
  • 運動治療: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師可以一對一指導患者進行負重運動和肌力訓練,藉此增加骨質密度,也能預防與骨鬆常伴隨的「肌少症」。
  • 防跌策略:透過AI系統的篩檢,醫師能提前介入,幫助高風險族群調整運動處方與防跌策略,降低意外引起的更嚴重問題。

 

AI骨質檢測適合年滿18歲以上的族群,但若為以下幾類民眾,在日常保健需額外留意日常:

 

  • 停經女性:女性停經後雌性荷爾蒙會迅速下降,連帶骨質流失的速度也會增快。
  • 年長男性:男性約在65歲後,骨質密度會明顯下降,容易增加跌到後骨折風險。
  • 特殊生活習慣者:長期使用類固醇、飲酒過量、抽菸或咖啡因攝取過多的人,骨質也可能提早流失。

 

不動刀的關節軟骨治療:分級治療與客製評估策略

除了骨質疏鬆,關節退化也是復健科的常見問題;吳柏陞以膝關節為例,詳細解說如何評估關節的退化程度,並採取對應的專屬治療策略。

 

關節退化的分級治療:

 

  • 一至三級:屬於輕度至中度的退化,醫師會根據X光片判斷關節磨損程度,通常可以透過非手術的保守方式治療。
    • 藥物與復健:使用止痛消炎藥,並搭配儀器復健(熱療或電療)。
    • 增生治療:透過注射修復物質,如葡萄糖水、PRP(富含血小板血漿)、凍晶或羊膜等增生性治療,幫助受損的關節軟骨或韌帶慢慢修復。
    • 物理治療:由物理治療師進行一對一指導,可以增強肌力、改善平衡感,同時預防退化惡化。
  • 四級:較為嚴重的退化通常需要手術介入,不過,若患者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或個人意願強烈,仍會嘗試保守治療。

 

吳柏陞強調,年輕的退化患者(約50、60歲)會盡量以保守治療為主,若是太早更換關節,未來可能會需要二次手術,而保守治療反而能延長關節的使用壽命 。

 

另外在脊椎退化的分級治療,吳柏陞也提到常見的X光評估與治療方式:

 

  • 滑脫一、二級:若X光顯示脊椎「穩定」,但仍出現一些滑脫狀況,這時可透過不動刀的增生治療、復健或藥物來修復受損的關節與韌帶。
  • 滑脫三、四級:若X光顯示脊椎「不穩定」,可能已經出現壓迫脊髓的狀況,可能會導致大小便失禁,甚至半身不遂,這就需要立即開刀介入治療。

 

AI與復健的深度整合

 

透過AI進化到主動的個人化治療規劃,相較以往被動的風險評估,可以更方便及時介入,降低未來加重的隱藏風險:

 

  • 跌倒風險預測:AI可整合患者的影像資料、步態分析、功能測試(如:坐站五次所需時間)等數據,並精準預測跌倒風險 。
  • 個人化運動處方:未來有望根據AI分析結果,為每位患者制定一套專屬的運動處方,詳細規劃如何進行肌力訓練、平衡訓練,增加對抗風險的能力 。
  • 運動傷害分析:對於運動員,AI可分析其投球等動作軌跡,找出姿勢有問題之處,並提供對應的治療策略,幫助他們盡快重返賽場 。

 

雖然目前AI尚無法取代治療師的角色,但它作為強大的輔助工具,可以為醫師和治療師提供初稿,大幅提升工作效率!

 

吳柏陞表示,透過AI等新科技進行精準篩檢與預防,並結合不動刀的增生療法與個人化運動處方,讓每位患者都能在復健新紀元中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康之道。

•本文所刊檔案照片皆為經當事人同意使用,非當事人同意之檔案照片皆有完善保護程序•

星采/星和診所技術更榮獲多方的專業受肯定,將會持續提供優良的醫療服務及品質回饋所有顧客。
 
我要諮詢
姓名
電話
Email
門店
『我已詳閱個資告知事項及同意收到星采星和相關訊息並同意送出』
驗證碼 驗證碼
網站實例僅供參考,任何療程的副作用及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及術後保養而異,實際狀況需由專業醫師親自評估為主。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: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,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,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(域)直接點閱者,不在此限。 Copyright © 2014 STARNIC Biotechnology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