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細胞治療

女性注意!乳房硬塊就有可能是乳癌徵兆,自我檢查刻不容緩
(圖片來源:unsplash)
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,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症,平均好發年齡落在40至50歲,常年居於女性癌症的榜首,且好發年齡層有逐年下降之趨勢。乳癌的發生與女性荷爾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許多乳癌細胞會因為荷爾蒙刺激而擴大生長,須接受抗荷爾蒙治療才能阻斷雌激素對癌細胞的刺激,進而抑制乳癌細胞的生長。
乳癌早期症狀是觸碰即可覺察的乳房硬塊,其觸感會和周圍組織明顯不同,是一種不規則邊緣的乳房腫塊。若發現胸部有不自然的囊腫,必須立即就醫安排乳房攝影、乳房超音波或是其他醫療檢測,以免耽誤到寶貴的診療時間。
如何進行自我乳房檢查
由於經期的賀爾蒙變化會影響到乳房,因此建議在經期結束一週內進行自我檢測。
淋浴前:
可先站在鏡子、高舉雙臂將兩手壓在頭後。此時即可觀察乳房及乳頭的大小及形狀,與往常是否有改變?皮膚是否有皺摺或凹陷處?乳頭是否有不明分泌物?
淋浴時:
將身體抹上沐浴乳後,以指腹、掌腹順時鐘輕壓,由外向內檢查乳房是否有硬塊。在進行檢查時,也要注意乳房與腋窩之間的區域,以及腋窩本身有無皮下囊腫、乳頭是否有不明滲出液等,進行全方面的觀察與檢測。
除此之外,若發現乳頭四周有疹子、有鱗片或是出現持續陣痛、潰爛,也須立即尋求專科醫師的檢查。
乳癌的治療方式有哪些?
乳癌的治療方式有很多,最直接的一種便是腫瘤切除術。其可使用於局限性的乳癌,經由手術切除腫瘤及其鄰近組織,並可為患者保留大部分的乳房。若腫瘤體積龐大或是不只一處,便會考慮進行乳房完全切除術,並可選擇做乳房重建手術,修整乳房切除造成的胸部疤痕。
除了切除手術之外,病患可以選擇放射治療,利用放射線對準腫瘤照射以殺死癌細胞、使腫瘤縮小;同時,標靶藥物治療則是以藥物抑制癌細胞的方式,兩種皆為手術後的輔助治療。
而近年來開始推廣的免疫療法則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方式。醫療院所會透過活化「病患本身的免疫系統」的方式,讓免疫細胞發揮並攻擊癌細胞。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曾經在2018年的自願者實驗中,出現首例乳癌末期、且多處轉移患者被完全治癒案例,在免疫療法後身上完全未發現癌細胞,為許多晚期的乳癌患者燃起一股希望。
預防乳癌不只需要仰賴定期身體檢查,同時也得仰賴自身的敏感度。早期發現和治療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關鍵,而身邊的親朋好友則是重要的心理支持。這些行為將會有助於提高對乳癌的預防意識和治療效果,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•本文所刊檔案照片皆為經當事人同意使用,非當事人同意之檔案照片皆有完善保護程序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