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細胞治療

「無聲癌症」難預防!3症狀就需密切注意
經典廣告「喝咖啡、吃甜食,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?」因為簡單的台詞而深植在台灣人的心中,但你知道嗎?胃食道逆流不只讓人有口腔泛酸、火燒心感覺,長期下來更有可能引發腐蝕潰瘍而出血,轉變為難以覺察的食道癌!
((圖片來源: pexels))
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,食道癌生成原因與抽煙、喝酒、過熱的飲食、食道曾受腐蝕傷害有關,除了常見的胃酸逆流以外,其症狀還包含吞嚥疼痛、食物逆流等等,並有機率變成胸骨後面疼痛或上腹部疼痛。
在食道癌初期,因食物尚能通過、且沒有明顯的症狀,容易被一般人當成普通的胃食道逆流而輕忽治療。當食道腫瘤逐漸腫大後,便會開始佔據食道的空間,造成管腔狹小阻塞,進而出現吞嚥困難症狀。多數患者會發現體重減輕、且有可能產生食道出血,並有吐血等症狀,這時才覺察到不對勁進行就醫,但癌細胞早已有轉移的情形發生。
哪些族群需要特別提防食道癌?
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,食道癌好發於50-70歲,且以男性患者居多。由於食道是食物進入胃腸的必經之道,也更容易暴露於致癌因子之中(如長期吸菸、嚼食檳榔和飲酒過量等)。
除此之外,口腔衛生習慣不良、以及長期食用高溫、醃燻燒烤、加工肉類等食物,也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。
食道癌該如何治療?
早期食道癌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,藉由切除腫瘤來斬除癌細胞,且根據腫瘤深度決定是否進行開胸手術,進行食道重建。
晚期食道癌目前則以「合併手術、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」為主,除了切除腫瘤以外,還會以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作為輔助治療。其目的在於減輕症狀,改善患者吞嚥困難的問題,提供較好的疾病控制率及存活率,但也有伴隨副作用(如噁心、食慾不振)的風險。
除了上述方式以外,患者也可以搭配細胞治療進行輔助,利用患者身上的細胞進行培養,加強其免疫細胞後,再重新輸入回患者體內。頭頸癌專家花俊宏醫師表示,細胞治療可以幫助患者在進行治療時提升自身的免疫力,不但可以抑制癌細胞,也能降低往後復發的機率,維持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。
食道癌目前尚無實證有效之篩檢工具,因此民眾平時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:
- 進食要定時定量
- 避免重口味、油炸、高脂肪等刺激性食物
- 睡前2小時勿進食餐點,進食後勿立即平躺
若您有長期吞嚥困難、吞嚥時有異物感等症狀,應立即就醫,進行詳細的檢查治療,才能即早發現食道癌,增加治癒的機率。
•本文所刊檔案照片皆為經當事人同意使用,非當事人同意之檔案照片皆有完善保護程序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