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細胞治療

口腔內部不明原因出血,竟是口腔癌的前兆!3個壞習慣讓頭頸癌悄悄找上門
抽菸、喝酒、嚼檳榔是台灣人常見的生活習慣,但許多人卻不知道這些習慣,會在日積月累後對口腔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。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,口腔癌為台灣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,每年約有超過3千名人死於口腔癌,可見其對人體的引響不容小覷。
口腔癌為頭頸癌的的一種,初期症狀通常為口腔內部不明出血,或是周圍有腫脹、硬塊等,使人在吞嚥或咀嚼時感到疼痛,而這些都是需要被重視的徵兆。除了平時需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,如刷牙、使用牙線、漱口水等,也需要定期接受口腔檢查,即早發現任何潛在的威脅,並立即就醫接受治療。
治療癌症副作用多,容易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影響?
癌症常見的治療方式為切除癌細胞所在的組織,或是使用放射治療滅除癌細胞。但對於癌症治療的患者來說,感到不適或是噁心嘔吐都是常見的副作用,甚至會有掉髮等影響外貌的症狀。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花俊宏醫生表示,近年來有許多患者,在發現頭頸癌症狀後會抗拒進行治療,起因為擔心治療後可能導致的顏面毀損,較容易被他人投以異樣的眼光,並有被社會孤立的風險,因而錯失早期就醫時間。
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,治療頭頸癌的方法也有更多的選擇。除了較為知名的外科手術及放射療法之外,如今也有標靶藥物治療,以及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免疫細胞治療,可以依照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。
進行癌症治療時,醫師會根據癌細胞的大小、位置、擴散情況以及病患的身體狀況等因素,依據病情進行不同患者的治療方案的制定,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和減少副作用。
在治療頭頸癌時,只能使用其中一種治療方式嗎?
花醫師表示,有別於傳統手術大創口及破壞,現今大多使用內視鏡手術、達文西機器手臂、精準微脈等高端醫療儀器,以科技搭配醫師經驗,藉以精準的對癌病變的部位進行治療,或是將手術切口藏在身體自然的皺褶和曲線裡,讓患者在治療時不需額外擔心外貌的改變。
除此之外,花醫師會選擇搭配使用免疫細胞療法,將病患自體的淋巴細胞及免疫細胞進行培養,並在體外活化、擴增之後,重新注回病患的體內,藉此幫助患者在治療頭頸癌時提升自己的免疫力。由於細胞治療會強化自身的免疫系統,因此可以抑制癌細胞,降低癌症復發和轉移的機率,可謂一種治標也治本的治療方式。
儘管治療方式眾多,每種療法依然都有其限制與風險,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定期做健康檢查,並在察覺異狀時即早就醫,配合醫師的專業建議,並遵從治療計劃,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,有效對抗癌症。
•本文所刊檔案照片皆為經當事人同意使用,非當事人同意之檔案照片皆有完善保護程序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