►別忽略身體的小癢小紅,累積久了恐怕成「難搞皮膚」!
►濕疹、異位性皮膚炎怎麼發生?小心從急性發炎走向慢性皮膚問題!
►為什麼老是反覆發作?揭開難治皮膚炎的3大真相
►控不住的紅癢,可能來自生活中這些刺激!
根據109年健保署統計(見上圖),濕疹為皮膚病就醫人數之冠,其中汗皰疹、異位性皮膚炎、脂漏性皮膚炎雖病徵與部位不盡相同,但都能被歸類在與濕疹相同的發炎性皮膚病(非感染造成),發炎性皮膚病成因複雜,常常需要搭配類固醇等抗發炎藥物長期治療,只要天氣變化或壓力大很容易就會再復發。
以上提到的濕疹等皮膚慢性發炎疾病,都是大家常說的「難治皮膚炎」。
通常會有以下病徵與病況演進:
一張圖了解難治皮膚炎常見症狀&演進過程
難治皮膚炎(如濕疹、異位性皮膚炎) 初期症狀通常是因為皮膚屏障受損,無法正常產生保水因子保護底下的組織,造成皮膚搔癢、出現紅斑或是皮膚粗糙。
皮膚抓受傷之後,下個階段的發炎反應更容易產生水泡、紅腫、流組織液,也因為這階段的反應最劇烈、水泡破掉流組織液等症狀,才被稱為濕疹,但濕疹成因跟身體裡的濕氣其實並沒有直接的關係,反而需要照護皮膚的保水度、穩定發炎反應。
若持續反覆發炎,則會進入慢性發炎的階段,這個階段的皮膚角質增厚,看起來粗糙不平整,一遇到刺激或天氣變化就容易脫屑,或再次引發風暴般的急性發炎。
難治皮膚炎的三大特徵
-
肌膚屏障異常受損:無法產生保水因子與肌膚屏障
-
非細菌感染:非因細菌病毒等疾病感染而造成
-
表皮/真皮反覆發炎:表皮增厚但不具完整保護力,因此一遇刺激就發炎
難治皮膚炎的患者常常被醫生叮囑遠離刺激物,因為皮膚屏障受損尚未恢復之前,任何刺激都很有可能讓引發強烈的發炎反應,因為發炎是人體保護自己的一種機制。
因此,如果在看這篇文章的你/你身邊的親友有難治皮膚炎,請留意以下常見刺激物:
難治皮膚炎常見刺激物
不管是酒糟性皮膚炎、脂漏性皮膚炎、汗皰疹、酒糟肌、濕疹、異位性皮膚炎...等難治皮膚炎的照護,都需要聽從醫囑進行療程且配合日常打造低敏環境,才能與它共處,進而達到控制病情的成果。
詳細治療方式,下方留單諮詢